尾骶部皮炎是指发生在两侧坐骨粗隆及尾骨处的慢性皮肤病,有称为“坐板疮”,严重发展成“褥疮”。
发病原因:由于长期久坐,与坐板接触处受压力及摩擦作用,局部血液循环减弱,时间长了,皮肤发生慢性营养不良性改变,皮肤变得粗厚,干燥,色素沉着。小的外伤可能引发继发感染,严重的有皮肤坏死、糜烂、潰疡。如果还有营养不良,贫血,低蛋白血症等,更容易发生。
临床表现: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,半身不遂,因工作,游戏或疾病久坐或固定体位使局部长时间受压,致使受压部位血液循环不良,皮肤缺少营养变得干燥,粗糙,肥厚,色素沉着。自觉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瘙痒,严重的可以发展成糜烂、溃疡,发生疼痛。常见于尾骨及两侧坐骨粗隆部位。
预防:1、避免长时间久坐。坐一个小时半个小时或一定时间变换一下体位,或局部做做按摩,使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得以恢复,营养得到改善。
2、坐、卧时使受压部位重力分散,减轻局部血液循环障碍,可坐气垫或海棉垫使病变部位不受压。
3、及时纠正机体营养不良状态和治疗贫血,低蛋白血症等病。给予高蛋白、高维生素饮食。
4、对行动不便和长期卧床的病人,陪护人员要注意经常检查容易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,发现有异常改变及时处理。以免发生糜烂,溃疡,形成褥疮。
治疗: 首先要改变长期久坐、久卧的不良习惯,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。可在久坐后局部做按摩或烤烤红外线。
2、局部治疗:可以分两个时期考虑用药:
1)、慢性皮炎期:用药消除浸润、苔藓化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可根据个体情况选用不同浓度的糠馏油、黑豆馏油或松馏油软膏。角质层较厚的可用维生素A酸软膏或水扬酸软膏、复方樟脑软膏等。局部也可外贴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皮炎硬膏、肤疾宁等。皮肤恢复正常较慢,应当坚持治疗。
2)、糜烂溃疡期:治疗原则控制感染,改善血液循环,促进上皮生长,修复溃疡面。在有糜烂时可做冷湿敷,收敛创面,消除渗出。溃疡面外用消除感染的抗菌素软膏或有化腐生肌软膏,促进上皮生长修复溃疡面。也可采用物理治疗如红外线,He-Ne激光照射等。
3)形成褥疮按褥疮治疗原则治疗。